外籍新娘解決了許多台灣男性的婚姻問題,而印尼新娘就是其中的熱門選擇。因此,許多人就透過相親媒合服務到印尼相親娶印尼新娘,而目前台灣男性所娶的印尼新娘大多為印尼華人,也使得不少人對印尼華人感到興趣;這裡就簡單介紹印尼華人的生存哲學來讓您瞭解印尼華人。
此次陪同賈先生等一行六人到印尼台辦處面談,並來一個簡短的爪哇之旅,我們每到一個城市,都會聘請一位元當地的華人導遊,從前聽說印尼華人是印尼最為吃苦耐勞而且能夠忍辱負重的族群,這次眼見為實,確實不假。一路上,他們對於時間觀念的看重,以及強烈的責任心和專業精神,讓我們這些同來自孔孟之鄉的人都深感汗顏。
每天清晨,我們還打著哈欠懶懶散散地下樓吃早餐時,他們通常就在賓館門口候著了,一看表,總要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旅途中需要辦事情,都是小步快跑,生怕讓我們等待太久。對於每一個遊客,不論男女長幼,他們都恭敬有禮,對於每一個問題,都悉心解答,很少敷衍了事。三位導遊都年事已高,身子骨瞧著並不硬朗,但參觀每一個景點,他們都全程陪同,爬火山、轉佛塔,二十多號人的旅行團,他們總能前後兼顧,既保證打頭的人有新鮮的故事聽,又不讓最後一個人掉隊。我們看著他們來回穿梭的身影,都覺得有些不忍心。起初在梭羅見第一個導遊如此,我以為是個人特例,並未留意。在經歷過三位導遊之後,我才終於意識到,這是爪哇華人的一種性格,或者說是種職業習慣。一趟旅程下來,且不說爪哇島的旅遊服務是多麼的星級,但這些華人導遊的服務品質,堪打五顆星,這是我們行前始料未及的。
我們在日惹的導遊Keen,是印尼土生土長的第三代華人,我們對他印象最深的,是他一路上講他與大家庭的故事。他有兩個弟弟、四個孩子,上有四位老人,妻子是全職太太,她還有一個癱瘓的哥哥,家裡十張嘴,全靠他一人做導遊掙來的錢維繫,Keen做了三十多年導遊,早年在爪哇做導遊比較實在,基本很少有購物環節,獲取各種貓膩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賺的都是辛苦錢,七八十年代正值印尼排華的高峰期,Keen當時的工資收入僅能糊口,還在業內受到各種排擠,大家庭一度岌岌可危。Keen嘗試了各種辦法去兼差,一人起早貪黑地工作,一天最多的時候兼五份差。幫助全家人捱過了當地華人社會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如今,他已在日惹買了三套房子,有了自己的小產業,還把他的四個孩子都送上了大學,講起現在的生活,他心滿意足地笑,我們一群聽眾聽得嘖嘖讚歎,Keen卻淡淡地告訴我們,在當地,他並不是孤例,許多華人都是這麼捱過來的,在逆境中都練就了一套生存的本事。
在爪哇,華人開得店鋪挺多,稍加留心,就是能發現與當地人的店鋪有一些不同,比如,華人餐廳的營業時間總要晚那麼一點,他們的服務,也總是特別用心。我並沒有發現如報導中所說的華人富裕的跡象,相反,我親眼見到的,都是他們要更低調、更樸實、更勤勞,更懂得與周遭的爪哇人和平相處的生存哲學。
文登、三寶瓏、泗水都是華人聚居較多的城市。其中最有特點的,要數華人聚居的城市三寶瓏了,三寶瓏城市名取自中國古代航海家鄭和,三寶大人是明朝皇帝朱棣賜予鄭和的官銜,由於鄭和多次造訪該城,使得這座城市與中國血脈相連,華人聚居較多。當地華人維繫華人社區的一大紐帶,就是建造各種廟宇。市內廟宇眾多,幾乎100米以內,必然會有一座廟。當地華人不僅修建了大覺寺、觀音塔、三寶洞等大型廟宇,還以姓氏宗族為紐帶集資建立了姓氏家廟。祭拜神靈和祖先的華人廟宇,遍佈唐人街各處。
最有名者就是建於1735年的大覺寺,這是三寶瓏迄今規模最大的華人廟宇。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大覺寺裡除了供奉佛教的菩薩和三寶大人外,還供奉了道教的太上老君等,還有孔子、關羽、薑子牙等中國崇拜的各種人物,走進這裡,宛如中國的各路神仙在此聚會。而紀念鄭和的三寶廟更是一座融合三教和伊斯蘭教色彩的建築,有趣的是,廟裡求籤的簽詩雖用印尼文撰寫,但所寫的內容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愛情故事,而負責解簽的人不是剃光頭、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而是頭戴宋穀帽的伊斯蘭教徒。
聽導遊說,原來華人社區的寺廟大多融佛教、道教、孔教三教於一體,儒、釋、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也是印尼華人的生存之道,在多宗教並存並日漸融合的印尼社會,作為少數族群的一支,需要有聚合和團結的智慧。
大多數的印尼華人在印尼的生活是辛苦的,所以大都希望他們的下一代能回到中國或著是台灣,而大多數的印尼華人在印尼也是非常勤奮的,使得印尼華人在印尼普遍經濟狀況會比純印尼人好一點,也使得印尼新娘也大都非常勤奮。娶印尼新娘並不難,但請多包容他們離鄉背景嫁到台灣的艱辛,用心去經營婚姻,就會與印尼新娘婚姻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