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台灣要完成一段婚姻是滿困難的事,不少人因而透過婚姻媒合業者的安排到大陸地區相親娶大陸新娘來解決婚姻問題,而梅州勤儉持家的客家新娘就吸引不少台灣男性到梅州相親娶梅州新娘,而現在有直飛梅州的包機,要到梅州娶客家新娘越來越方便;因此,可以在娶到梅州客家新娘時,順道與梅州新娘一遊梅州客家風情,像元魁塔就是不錯得地方。
元魁塔坐落在千年古鎮梅縣松口鎮梅江河畔的涼傘岌上,距梅州城區約50公里,距松口圩鎮約4公里。該塔是梅縣保存年代最為久遠且較為完整的古塔。廣東省郵電局於1982年以十大名塔作郵資票花,元魁塔就是其中之一。
元魁塔,俗稱松口塔,位於距梅縣松口鎮8公里的梅江下游銅盤村境內,為明末翰林學士、東宮侍講李二何倡建于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於崇禎二年(1629年),歷時10年才竣工。其緣起據傳是因二何中解元後曾先後四次上京會試皆受挫,覺得松口之梅溪出口處山川文峰欠佳,欲建塔以補風水之不足。建塔之地選擇在松口河去水轉彎之處。該塔屬樓閣式,呈八角形,有7層,高40余米。塔的最頂端嵌有底徑約1米半,重達萬餘斤的鐵鑄寶葫蘆,至今無人說得清它是如何被置於塔頂之上的。塔底層以方塊花崗石作基墊,其餘各層則全為青磚砌築。
元魁塔高39.5米,塔門坐東南朝西北,為八角形平面佈局的仿樓閣式九層磚石塔。塔階為"穿壁繞平座"結構,各層塔門窗逐層交錯砌置,僅頂層平座設欄杆圍 繞,塔簷下彩繪有龍、豹、麒麟等動物圖案裝飾。塔的最頂端嵌有底徑約1米半、重達萬餘斤的鐵鑄寶葫蘆。這個鐵葫蘆當初是如何被置於塔頂之上的,沒人能說清 了。遊人欲登塔頂,可沿塔內154級的螺旋形石級盤旋而上。頂層週邊築有近一米寬的石欄。
1987年11月,元魁塔被定為梅縣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元魁塔定為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登上高聳的元魁塔塔頂,憑欄遠眺,田間村莊,翠竹綠林,令人心曠神怡;俯視梅江,浪花飛濺,湍流迴旋,讓人心血澎湃。塔底正門,門額署"元魁塔",有李士淳親撰的對聯:"瀾向閣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萬年騰奎璧之光 。"塔下左邊有文昌閣,為當年李士淳藏書授課之地。
據傳不知什麼時候元魁塔飛入了一對蜈蚣精,每到晚上發出恐怖的怪叫,驚擾四方鄉鄰。於是村民們請來法師作法事,並抓了一隻公雞關在塔內,當晚確實安靜了,人們以為以後就平安無事了,便把公雞抓走,但一到晚上蜈蚣精又開始作祟,人們無可耐何,也不可能老在塔內關公雞呀。終有一日雷雨交加,只見一道電光閃向元魁塔,元魁塔頂被雷擊缺一塊大口,從此元魁塔又恢復了昔日的平靜。元魁塔是不是曾經飛入蜈蚣精呢?這無從考證,但元魁塔頂確實曾被雷擊缺,元魁塔頂缺口是後來梅縣政府有關部門為保護文物籌款修復的。
元魁塔下,稱塔下潭。當江水漲滿,崖下江水滿潭,水漲時洶湧澎湃,萬馬奔騰,景色壯觀。300多年來,元魁塔一直矗立梅江北岸,華僑出洋乘船,必經此塔下。離鄉背井的人們,每至此地都會不約而同地翹首仰望它的雄姿,依依不捨而去。多少年來,這座象徵家園的古塔一直矗立在海外赤子心中。
元魁塔位於梅州市梅縣的松口鎮,與梅州客家新娘從火車站下車後可以乘1元的公共汽車、5元的三輪車、10元以上的的士去月梅車站。到月梅車站後再坐10元左右的中巴車到松口鎮,到了鎮上可以先嘗嘗松口有名的燉甜羊肉、炸開鍋肉丸、甜魚炒粉等當地小吃,然後花5元錢左右就可以坐摩托車去看元魁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