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越南排名前3名的外資,越南是台灣僅次印尼的第2大外籍人口。 但是,越南卻是台灣最熟悉的陌生人。兩年前的「513」反中暴動,凸顯出台灣人其實不懂越南。
在台灣,14萬越南新娘和勞工,是僅次於印尼人的第2大外籍人口,4成新台灣之子的母親是越南新娘。
在越南,台灣是官方數字第3大、實為第1大外資。但越南卻是台灣最熟悉的陌生人,誤解一籮筐。媒體的報導及政府把越南的「513」暴動稱為「反華」暴動,「凸顯我們其實不了解越南,」!其實,台灣對越南有以下主要誤解:
誤解一 越南人熱情擁抱外人和外資
很多事情,只有歷史能給出答案。
冷戰結束、中國開放,基於經濟發展的需要,越南擁抱外資,卻不等同於擁抱外人。這與越南人「受盡強權欺凌」的自我認知有關,仇外其來有自。
越南的歷史教科書,就是一部列強侵略史,先後受到中國、法國、日本和美國的入侵。受強國欺凌,遂成了越南最敏感的神經。這次反中暴動,「一聽又是中國欺負越南,積怨已久,一次爆發,」紀舜傑說。
越南人可以說是東協國家當中,最自豪的民族。
「你說說看,從來沒有打過敗戰,而且打敗過中國、美國和法國這三個大國都是手下敗將的,除了越南還有哪個國家?」胡志明經濟大學學生黃玉梅說。
頭一次聽到越南人說「越南無敵」,替沃爾瑪用越南台資成衣廠代工的台商何立說,「覺得他們夜郎自大,那麼落後,還敢這樣講。後來了解歷史才知道,他們真的從沒被打敗過。」
小國屢遭列強侵犯,卻從未戰敗。「關鍵就是他強悍的民族情緒,」紀舜傑分析。
誤解二 中國和越南共黨統治哥倆好
很多人不理解,中越兄弟之邦,越南何以遇事迅速「變臉」,大陸媒體甚至以「恩將仇報」形容這次暴動。
中國,恰恰是越南的在背芒刺,越南兩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對抗北方強敵侵略史。
二戰之後,兩國只有20年是「同志加兄弟」的蜜月期,之後越南又回到仇中常軌,發動過好幾波所謂「清洗」的反中運動,兩國也爆發過1979年的中越戰爭和多次大小衝突。
「這次事件,我們是覺得政府有一定程度的操作和縱容,你看公安都混在裡面搶劫就知道了,」在越南設家具廠12年,順泰家具老闆呂桂眉直言不諱。
「他們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每一家廠有多少台幹、陸幹,平時對本勞如何?你的底細,他們事先都摸得一清二楚,」呂桂眉指出。
這些底細決定機車隊「鬧」到哪個程度,順序是砸、搶、打、燒。
沒有陸幹的廠,「頂多來兩、三波,第一波警告不准開工,第二波砸玻璃,第三波搶些東西,」呂桂眉說,她的工廠都是越幹,兩波騷擾只砸了些玻璃;有陸幹的工廠,來犯的機車隊就多達六、七波。
越人仇中,而許多台商是從中國撤到越南,直接用原來的陸幹,上手最快,「陸幹便宜,但講話不客氣、軍事化管理,常令越勞反感,」呂桂眉指出。
事件落幕,至少25人喪生,其中至少19名是大陸人,包括台塑鋼廠4名大陸包商員工。
誤解三 越南人分不清台灣和大陸人
「這說法不成立!」呂桂眉直接否定,「他們清楚得很。」
台中一家鑄造廠越勞阿原說話很快,來台工作4年多,中文已經說得很好,電話裡傳來他的連珠炮。
「你們在太平島蓋跑道,那裡離你們1600公里;大陸挖油,那裡距離他們100多公里,都只距離我們才幾十公里,你們怎麼說那是你們的?」
阿原的弟弟在平陽一家台資廠工作,工廠也被砸了,「我弟弟的老闆大聲喊說他是台灣人,我們哪裡不知道你們不是同一個國家?但都一樣欺負越南人。」
台資工廠當地工人之間的關係向來緊張,罷工如家常便飯。
「我們給越南工人的工資,絕對比基本工資高。以他們的效率和他們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比較,我們對他們真的很好了,」不願具名的製鞋業台商說。
但越南人不這麼想。在台資廠,台幹、陸幹和越幹,薪水大致是4比2比1,甚至有「一個台幹的薪水可以請4個陸幹、10個越幹」的說法。
「他們的勞工意識非常高,動輒罷工,一年最少4、5次以上,」呂桂眉指出。
越南每個省的工人都有自己的工團(工會),不同工廠來自同一省份的工人,參加同一個工團。
「人手一機,串連非常快,」呂桂眉指出,「別廠車費餐費或薪資有調整,他們想跟著調,就會找理由罷工,比方抗議你飯不好吃。」
按照越南法律,罷工超過5天,資方可以開除罷工工人。於是經常有喜歡帶頭的工人被開除,這些工人最後都會投身工團,「專門負責裡應外合幫勞工跟資方鬧事打架,」一名台商說。
「513」暴動,本質便是新仇舊恨之下,政府默許、公安袖手、工團執行的一次大爆發。
誤解四 越南勞工平和溫順
歷史上,越南也不乏侵略他人的歷史,有些史學家稱越南為「東方普魯士」,形容其驃悍。
在台灣,越勞逃跑人數最多,打「1955」外勞申訴專線的人也最多。
引進各國勞工的舒威人力仲介公司總經理蘇崇梅觀察,泰勞溫和不計較,菲勞愛理論,越勞權利意識最高、最不肯吃虧。
蘇崇梅的一家紡織廠客戶,颱風天要求廠內宿舍外勞上工,泰勞乖乖上工,「但越勞就不是了,要算加班,要跟本勞一樣,要公平。」
管理越南勞工,蘇崇梅戰戰兢兢,「有一點點問題就趕快處理,絕對不讓他們有機會打1955,」她也一再勸導客戶,善待外勞,「否則日積月累,一定會出事。」
各界認為暴動只是小插曲,越南很快會回到經濟當道的主軸。但很多台商意識到,必須加速本地化及改善勞資關係,這意謂成本上漲。
這次事件,再次凸顯台商面臨最基本的問題:中國工資上漲,台商遷到越南,但有一天如果越南也待不下去了,逐低薪水草而居的台商,還能遷到哪裡?
很多人批評台商的錢是「省」來的,歐美和韓國企業是「賺」來的。追求低薪如擠毛巾,愈擰愈乾。當徹底醒悟追逐低成本難以為繼,痛下決心追求提高價值,似乎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