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到了東北地區,看到東北農村大姑娘嘴上叼個大煙袋時,都會感到很驚奇。在東北,大姑娘一般指沒過門的女孩。大姑娘為什麼會叼上了大煙袋呢?還是讓我們看一看東北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時節,關東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綠,那就是家家種的"關東煙"的煙苗。每到深秋,關東農家小院裡一片金黃,那是家家 在曬煙葉。這時,風中飄蕩著陣陣煙草的奇香。到了嚴冬,溫暖的關東人家的炕頭上,老人們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著關東煙兒。
身穿綠袍頭戴花,
到老被人捆又紮;
勒的小臉黃又紫,
專和炭火結親家。
在關東民間,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條謎語(民間叫"猜悶"),而謎底就是"煙"。
煙有防蛇、防蚊蟲的作用。早期的長白山區,為開發而來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裡淘金、放排、挖參、狩獵的人們,勞作歇息時抽煙,吐出的煙霧能使毒蛇懼怕,不敢靠近人。同時,煙袋油子一一 一種積存在煙杆和煙鍋裡的"膏",也能放出強烈的氣味,使毒蛇聞而生畏。這就大大幫了山裡人的忙,無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須會抽煙。在"入草"前(進入老林子裡作業),人們還要在腿布帶子上抹點兒煙袋油子,以防蛇咬。
同時,煙灰還是一種民間常用的止血藥。在老林子裡作業,萬一受了外傷,人們就順手捏一點兒煙灰抹上,既殺菌又止血。
挖參的人,更離不開煙。每當發現了人參,把頭就喊"打火堆"、"點蚊煙"。這時,小打(小夥計)要給把頭點上一支煙,讓把頭叼著邊挖邊抽。小打在一旁給把頭扇扇子。風把煙一刮,煙味飄散在把頭的周圍,蚊子就不敢來叮咬,把頭就會專心地去"抬參(挖人參)了。大山裡的花腳蚊子很多又很厲害,用手哄趕都哄不過來,只有用煙來驅趕。
在東北,冬天的雪很大,天氣很冷。行幫之人常常呆在大車店、把頭屋、工棚大房子、地子、地窖子、花子房、跑腿子窩棚等地方"貓冬"。冬夜寒冷又漫長,人們幹什麼呢?抽煙。
抽煙是一種"營生"。大夥邊抽邊嘮,消磨那漫漫的長夜、寂寞的光陰……這樣,煙和關東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行幫外出,狩獵鑽山,趕大車的在外,抽煙又可以解除一點寒冷,順便烤烤手、暖暖嘴。
煙在關東,已遍佈家家戶戶。每年給朝廷的貢品中,包括上等的"黃煙",這是促使關東黃煙大量種植的原因。關東早年的特產,主要是大豆、木材、煙葉和麻。據《吉林地志》載:在關東,煙是僅次於木材、大豆的重要物產,在俗稱"南山溝"的樺甸和敦化、蛟河、敦化北、額穆等地,出產的煙最多。關東煙葉有獨特的香味,很受內地老百姓的喜愛。明清時關東煙葉就運銷內地,年運量有百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