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難發現,受東北小品,尤其是"本山"小品的影響,北方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意無意的說出幾句小品中的台詞,比如同事穿個馬甲,我們往往會調侃說"穿個馬甲就不認識你了";朋友腳扭了,我們往往會善意的打趣道"沒病走兩步";疏於運動起了小肚子,我們有時也會挖苦說"瞧你那腐敗的肚子";甚至兩口子打仗,有時候男方被女方逼急了,也會怒道"對付過唄!還能離咋的!"。
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言,正是因為貼近生活,取自生活,源自生活,才使得東北小品具有如此強大的親和力和影響力;正是東北小品對百姓生活的感悟,對人民關注事物的表達,幽默中含有諷刺,直白中蘊含深意,才使得以逗樂為主的小品由草根文化一舉成為一種主流的表演方式。
一、東北小品對東北生活的原味呈現
1.衣著特色
在東北地區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由地域特色所帶來的風格差異,所以東北小品中往往也融入了這種特殊的"服裝文化",以便加深觀眾對表演者的第一印象。東北是一個有著四季分明的地域,冬季較長,冬裝也很具有特色,棉襖、棉褲、棉鞋、棉帽、甚至是棉手套,都深受這種氣候因素和歷史習俗的影響,如:皮毛一體的布面大衣,皮毛帽子等等,既著濃郁的東北特色,也散發著民族的特色。而這一服飾特點,在東北小品中,也得到了最大的展現與還原。
以趙本山1997年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為例,在這部小品中,台上的演員身著略顯誇張的"模特服裝",生動的展現了東北人民在冬天時的衣著,而糧倉般造型的棉襖,也體現了東北建築特色。再如2010年央視春晚小品《捐助》,趙本山身著藍色棉大衣,內穿過時的中山裝,頭帶毛皮帽子,腳蹬黑皮鞋,手裡拎著黑色的皮包,以一種"混搭"的方式將一個東北樸實農民的形象在了大家面前,在《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更是以一身大棉褲,小花襖,頭戴毛氈的造型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東北農村"小老太太"這一人物特色,這種服裝特色,想必是除了東北這塊區域以外,都鮮有見聞,而也正是通過這種獨特的服裝,才使得廣大觀眾對東北小品有了更為直觀的第一印象。
2.佈景特色
東北的建築風格雖然不及南方有特點,但是在東北的農村,屋內裝飾和擺放還是很有特色的。東北常說"關東山,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東北地區冬季寒冷,室內多以火炕火地取暖。在這種條件下,尤其是在嚴寒的冬季,室內外溫差很大,窗紙就成了分隔冷熱空間工具。如果把窗紙糊在裡面,窗外所結的冰霜遇室內高溫時就會融化,水就會流到窗紙和窗框結合處,不僅容易使窗紙脫落漏縫,而且還會造成窗框腐爛。
所以,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東北人從實際生活出發,想出了"窗戶紙糊在外"的辦法。現在的東北農村,雖然早已告別了糊窗戶紙的年代,但是,這一極具東北特色的做法,卻被東北小品成功搬上了舞臺。例如,在趙本山2010年的小品《就差錢》中,舞臺上的佈景並不複雜:一席炕,上面放著炕桌和櫃子,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卻是作為背景的東北經典格子窗,也許是為了節目的舞台效果,沒有採用常見的白色糊窗紙,而是以花紙代替,但也同樣真實的還原了"窗戶紙,糊在外"這一東北生活習慣。
翻看前些年的東北小品,在舞臺佈景中難以發現"窗戶紙"的蹤影,而近年來,"窗戶紙"這一東北特色,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漸漸的退出歷史舞臺,新興題材的電視劇、電影無不著力展現東北農村日新月異、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的變化,這種被人淡忘遺失的習俗卻在小品的舞臺上煥發著它的光彩。
除此之外,在佈景上還有很多細節能體現東北特色,如:牆上掛著的辣椒串,窗戶上貼的年畫,包括炕上被子的被面花色以及生活用的衣櫥等等,都極具東北特色。
3.飲食文化
東北由於地域原因,也因為食材的單一,千百年來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比如說東北人愛喝白酒,愛吃燉菜、炒雞蛋等農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