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朝鮮族簡介

近年來,台灣地區到東北相親娶大陸新娘、東北新娘的越來越多;而東北存有不少的朝鮮族人,所以到東北娶東北新娘是很有可能娶到朝鮮族女性,因此如果能對朝鮮族的背景有所瞭解,將有助於與朝鮮族東北新娘的相親,以及日後與朝鮮族東北新娘的相處,所以為您簡單介紹朝鮮族。

朝鮮族(諺文:조선족,標準羅馬字母:Chosen),又稱朝鮮民族(諺文:조선민족)、韓民族(諺文:한민족)、韓族、高麗族等,是東亞主要民族之一。朝鮮族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的北韓和南韓、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及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其餘散居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地。在大陸境內的朝鮮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被稱為中國朝鮮族。

除朝鮮半島外,有過百萬的朝鮮族人口為中國和美國居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朝鮮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被稱為中國朝鮮族。在美國境內的朝鮮族屬於美國亞裔少數民族,被稱為韓裔美國人,根據2006年美國社區人口調查,韓裔美國人約有152萬人。

朝鮮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長期以來在朝鮮半島或是聚居或是與其他民族雜居。1677年,清朝為保護其民族發祥地,將包括長白山區在內的中國東北地區實施了封禁令,持續近200多年。不過,西元1700年之後一些不堪朝鮮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自然災害的朝鮮人仍然攜家眷、牽牛馬而潛居中國東北謀生。特別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難,一些苦難的朝鮮農民越過鴨綠江和圖們江來到中國,在兩江沿岸一帶開墾。但此時遷入人數還不很多,大多數春來秋去,居住尚不穩定。19世紀50~60年代,清政府對入境的朝鮮農民尚採取封禁政策。後來改行招民開墾政策。1881年在吉林設置荒務局,在南崗(琿春)、延吉、東溝等地設置招墾局,招募移民,凡應募移入者,均為中國臣民。日俄對東北的爭奪戰爭使搖搖欲墜的清廷意識到人煙稀少對東北邊疆防衛的巨大不利影響,於是正式徹底廢除了延續200多年的封禁令。1885年清政府將圖們江北岸長約700裡、寬約50裡的地區劃為朝鮮族農民專墾區,使更多朝鮮人進入東北。

隨著日本在朝鮮侵略的加劇,大批居民為尋找生路,不顧朝鮮政府禁令,紛紛徙入中國東北邊疆地區定居。據統計,1870年在鴨綠江北岸一帶已有28個朝鮮族聚居鄉。清光緒七年(1881)延邊地區朝鮮族已達1萬多人。1883年在集安、臨江、新賓等縣的朝鮮族居民已有3.7萬多人。同一時期,烏蘇里江沿岸一帶也移入為數不少的朝鮮族農戶。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不堪忍受日本帝國主義殘酷壓迫和剝削的朝鮮人民和部分抗日愛國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國東北各地,到1918年已達36萬多人。

朝鮮族起源是檀君北韓,阿爾泰人在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之間陸續從歐亞大陸遷徙到朝鮮半島後形成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平壤市祥原郡黑隅裡遺跡等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遺跡為依據認為北韓大同江流域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貝爾茲則認為北韓人在北亞是獨立種族,他稱為滿洲-北韓類型,與關西大和族,南滿地區民族接近。

檀君北韓的王室成員解慕漱在現今中國的吉林省吉林市建立扶餘國前期王城,然後王城遷往吉林省扶餘。扶餘國衍生出卒本扶餘和南扶餘以及東扶餘。卒本扶餘為高句麗;南扶餘為百濟,因為扶餘人只有一百多人涉水抵達馬韓,所以叫做百濟;東扶餘為高句麗所滅。然後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百濟、新羅並存的三國局面。 三國同種,民俗文化一致。 高句麗為中國的唐朝和朝鮮半島的新羅滅亡,一部分人口被遷往中國內地,大部分人口逃亡到新羅和百濟。 百濟被新羅征服,人口併入新羅。

新羅滅後,三國舊貴族曾經一度恢復各自的國家,歷史稱為後高句麗、後百濟、後新羅,旋即被後高句麗統一,建成高麗。 元朝曾經一度對高麗用兵無果,此期間大量女真和契丹人遺留在此。 高麗將軍李成桂政變後,建立北韓。 當代的朝鮮族在16世紀基本形成。在這個形成過程中,朝鮮半島北部的夫餘、沃沮、東濊、鮮卑、高句麗人、渤海人、女真、契丹及漢族等東北亞民族也有一部分融合進韓族(新羅人)中。與他們最近的民族是尼夫赫人及寇里亞克族。經過基因、文化、民俗證明,扶餘、高句麗、百濟、新羅是朝鮮族的直系祖先。

朝鮮民族能歌善舞,無論年節喜慶,還是家庭聚會,男女老幼伴隨著沉穩的鼓點與伽倻琴,翩躚起舞習以為常。創始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鮮族代表性民間傳統活動《農樂舞》,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舞蹈和默劇形式進行情節性的演出;而另一種,是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以熱烈而豐富的傳統舞蹈為內容所進行的群眾性表演活動。

長鼓是朝族樂器中,音色最優美和獨具特色的樂器之一。它體形碩長、細腰,兩端鼓皮音色高低不同,並以鼓槌、鼓鞭和指掌配合敲擊,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特色。長鼓是樂器,同時也是倍受人們喜愛的舞具。在悠揚的伽椰琴伴奏下,她們右手持長約30公分的細竹鼓鞭,在左手指掌的配合下,從左右鼓面敲擊出清脆、和諧而又不同鳴響的鼓聲。樂曲聲中,一隊身穿白色短衣淡紅色拽地長裙,胸前系著長鼓的舞者,踏著淙淙泉水般的輕柔舞步流轉於舞臺。她們那松肩提臂的婀娜舞姿,柔如蠟焰、動如垂柳地輕盈體態,如只只躍躍欲飛的白鶴悠然起舞,令人陶醉與神往。一段慢版之後,舞者抽出另一隻木質鼓槌,敲打出強烈而快速的節奏,舞蹈隨鼓樂進入狂放的急旋,矯健而奔放。每逢此時,沉醉于高潮中的表演者,便開始紛紛亮出顯示個人鼓舞技巧的絕活,把表演氣氛推向最高潮。

朝鮮族歌曲旋律流暢婉轉、歡快明朗,朝鮮族稱民歌為民謠,其旋律優美,自然流暢,富有很強的感染力與表現力。常常是一人放歌,眾人隨合。著名的民歌《桔梗謠》、《阿裡郎》、《諾多爾江邊》等,幾乎家喻戶曉,人人會唱。

朝鮮族民間盛行歌舞,群眾能歌善舞,音樂別具一格,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歌詞樸實淳厚,曲調優美豐富,情緒熱烈歡快, 結構完整勻稱。以《桔梗謠》、《囑嘿呀》等民歌最為著名。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長白之歌》、獨唱《閨女之歌》。

朝鮮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別具一格。屋頂四面斜坡,屋裡用木板隔成單間,各屋之間有門道相通。屋內設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嚴冬,室內也溫暖如春。朝鮮族民居多為山頂式的青瓦白牆建築,除城鎮住宅有簡單的院牆外,農村通常不建院牆而和左鄰右舍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住房的平面多數為矩形,也有L形的,有的設外廊。內部佈局,主房間為居室,牛棚和儲存柴草雜物的“草房”在房屋的一端,以灶間與居室隔開。居室多少、大小可視需要,由推拉門分隔,比較靈活方便。居室內靠牆設推拉門壁櫥,供存放衣物、被褥之用,使室內顯得寬敞雅致。家人和來客進門就上炕,鞋要脫在門口,以保持室內清潔。

朝鮮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按照傳統習慣,近親、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內是一種普遍習俗。朝鮮族婚俗從說媒到結婚要經過六次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幣”、“請期”和“迎請”。姑娘和小夥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夥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納采”禮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親時送的禮物。“問名”禮是占卜新娘將來的運氣好壞而打聽其母姓名的禮儀。“納吉”禮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 “納幣”禮是新郎家給新娘有送的青緞、紅緞等財禮,“請期”禮是新郎家把選定的婚期以書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徵求意見,新娘家則根據姑娘的具體情況回復。“迎親”禮,即新娘家則根據姑娘的具體情況回復。“迎親”禮,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為隆重。

朝鮮族的傳統風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塊、撒上豆麵並加稀蜜、白糖 製成。冷面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麵條,煮熟後用涼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淨,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進大缸密封製成。醃制時間越長,味道越可口。

朝鮮族信仰宗教的人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朝鮮族早期宗教流行圖騰崇拜和始祖崇拜,信仰土穀神,後來形成檀君教、東學教等本民族宗教。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先後傳入道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佛教在朝鮮族中有悠久的歷史,佛教的某些禮儀和習俗早已滲透於朝鮮族人民生活之中,成為民族風俗。但是,佛教在朝鮮族中影響不多。

其實,娶那裡的大陸新娘都沒太大差別,尤其東北新娘本來就豪爽直接好相處更是很好的選擇;但還是要多瞭解、多溝通才能婚姻美滿幸福長久。

繼續閱讀

 

聯絡諮詢大陸新娘、越南新娘、外籍新娘

讓你簡單娶到大陸新娘越南新娘外籍新娘擁有幸福

跨國境婚姻中心

 

讓你真正大陸相親不白跑順利圓滿娶到大陸新娘!
簡單幸福
  • 版權聲明: 發表於 2016 年 6 月 4 日17:40:06
  • 轉載注明:https://www.easymarry.org/foreignstyle/easymarry2399.html
越南新娘第一品牌,99%客戶都順利娶到滿意的越南新娘
娶個不容易跑掉的越南新娘
匿名

發表留言

匿名網友 填寫資訊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