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報日前刊出一篇鼓勵生育更要重視人口品質問題的社論,相關內容是很標準的精英思想,我們不甚認同,先轉載相關內容如下:
為了避免台灣提早成為「老人國」,政府近年卯足勁推出了許多優惠措施,以鼓勵生育。然而這些獎助辦法,幾均屬於短期補貼性質,對於不想生育的家庭,猶如隔鞋搔癢起不了作用。根據經建會最新推估,二○二五年之前,台灣的老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就會超越美、英等國家。至二○六○年時,五十六歲的人口在台灣還算年輕人,可見人口老化問題的嚴重性。
即使如此,包括政府及人口問題專家迄今仍未能提出具體解決辦法。最近更有學者表示,政府應善待外配、外勞,以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年我國生育率愈來愈依靠外籍配偶,我國與外籍及大陸、港、澳人士結婚者所占比例,在二○○三年達高峰,當時每三對結婚者,就有一對跨國聯姻,每一百個新生兒,就有十三個是新台灣之子。這一比例去年已降低,因此這位學者主張善待外勞外配,俾提高跨國聯姻,以對抗台灣人口老化。
對於類似主張我們採不同看法:首先善待外勞、外配,在重視人權的今天,本就是政府施政準繩,根本不必特別強調,尤其不應與「對抗老化」扯在一起。基於人權與婚姻自由,我們不會反對跨國婚姻。然而若將跨國婚姻視為解決台灣人口老化的特效藥,非僅過度簡化了這一問題,甚至可能影響到今後國家人口品質,不得不慎!
美國係人種大熔爐,跨國婚姻比比皆是早已習以為常。台灣是個多元社會,近期由於新移民及外勞大量進入,跨國聯姻愈來愈多,國人也能以開放態度加以接受。這是屬於個人私領域的事情不加妄斷,不過一旦要變成人口政策,就有討論與推敲餘地了。如何鼓勵生育以減輕老化壓力固是當務之急,但人口政策一旦質量失衡,帶來的影響就更大了!
內政部長最近便表達了此一憂心,他說目前在台藍領外勞已達四十四萬人,但白領勞工只有兩萬人,如果再加上台商外移至大陸近兩百萬人,我國人口結構已出現隱憂,台灣未來需要「質量衡平」的人口政策。部長雖非針對跨國婚姻提出這一談話,但卻能佐證台灣人口品質有下降趨勢。台灣移往大陸的兩百萬人,多為白領階級(意即學歷較高,屬行政與技術管理階層),但移入的四十四萬人,幾均係藍領階級(除少數例外,學歷均較低,從事勞力工作者),因此必然引起人口品質不平衡問題。或謂外籍配偶中也有高學歷與高職務者,但若以人口比例言究屬少數。而長年以來,外勞外傭與本地人結婚生子者日眾,恪於本身學識素養、經濟條件,對於新台灣之子的教育,或人格思想薰陶,帶來的影響不容輕忽。
內政部長肯定新加坡的移民政策,他們移入多以白領為主,且有專責單位擇優邀請他國人到新加坡移民。在民主社會中,我們沒必要以「優生學」眼光做為婚姻前提,然而一旦在質與量上出現失衡狀況時,就必須加以導正,以免影響國民品質。學者主張以善待外配、外勞俾對抗老化問題,我們認為是見樹不見林的想法。吾人固不反對跨國婚姻,卻也不能以此為手段來盲目增加台灣人口!
以上內容,是很標準的是自以為學識豐富的學者所提出的內容,但也充分的證明學者根本不瞭解現實狀況;
第一,台灣的外勞大都來自東南亞,依法他們是無法在台灣結婚生子,既然不能,又如何影響台灣人口品質?
第二,台灣的外籍新娘或許都是勞工階層,但能因此推說,他們的下一代會比較差嗎?要知道,很多所謂的白領的父母也是勞工,這些白領的父母有因為他們本身的學識素養、經濟條件讓下一代沒辦法成為白領嗎?
第三,台灣的大陸新娘、外籍新娘嫁來台灣後,的確大都從事勞動工作,但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就是這些自以為飽讀詩書、憂國憂民,但其實根本完全活在自己的學術象牙塔中的學者專家所造成;因為這些人所制定的相關法律,就讓許多高級知識分子除非是傻到了、愛到癡狂了,否則根本不願意嫁到台灣。就以大陸新娘為例,大陸新娘要嫁到台灣,要經過移民署如同面對犯人的審核、面談,早已讓高知識大陸新娘不願嫁到台灣,然後台灣又不承認大陸大部分的大學文憑,也讓他們在台灣就業困難,只能從事勞動工作,這樣高知識大陸新娘怎可能願意嫁到台灣?
第四,台灣的大陸新娘、外籍新娘的確很多是藍領階級,但不代表她們沒有學識和智力、能力,就如同第三所述,她們大都是被迫只能從事勞動工作。
總之,台灣許多的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就是好好的聽聽一般平民的意見,專家學者少放屁,就可以很務實的解決許多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