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許多大陸新娘姊妹透過相親、自由戀愛等方式嫁到台灣,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就學問題,也往往成為許多大陸新娘姊妹關注的問題。對於上小學的新台灣之子來說,老師是他們的靈魂,父母十句話常常抵不過老師一句話,老師牽動著孩子的人格發展,兩岸教育文化的不同,更讓台商之子或陸配的孩子左右為難,到底要把孩子送到那兒去讀書?
來自廣州的大陸新娘岳兒,戶籍不在廣州,孩子在當地讀小學要繳交額外的贊助費,岳兒擔心,贊助費的多寡,可能造成老師對孩子大小眼,同學之間也會攀比,造成孩子人格的扭曲,而台灣並沒有這類的問題,於是將小孩轉到台灣就讀,成了國台半的候選人。
另一名住美濃的大陸新娘林利常則考慮要將就讀國中的孩子轉到大陸就讀,她說,在台灣讀書,講求快樂學習,但似乎太快樂了,缺乏競爭力,而且,學校的課程注重鄉土,缺少國際觀。
大部分陸配對孩子讀書的要求是很嚴厲的,常掛在陸配口中的一句話,「不好好讀書,就回鄉下種田去」,和台灣崇尚快樂學習,尊重孩子選擇的教育態度有相當程度的落差。
不過,陸配的下一代在台灣讀書,就難免遇到偏見歧視;高雄市新台灣之子在校超過10分之1的人數就超過5所小學,部分老師對大陸新娘及外籍新娘有著偏見歧視。
大陸新娘白菊說,她小兒子個性活潑好動,老師找她來,見面第一句話就說「你們陸配的孩子都這麼調皮嗎?」也有陸配的孩子上課愛說話,被老師拿貼布封住嘴巴3節課;學校有文件要學生拿回家讓家長簽名,老師卻說給爸爸簽就好,媽媽看不懂,孩子依樣告訴父母,讓當母親的很受傷。
教育部在3年前推動火炬計畫,透過教師研習、志工訓練,讓教師們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學習尊重、包容,以雲南省來說,大陸56個民族,雲南省就有26個少數民族,像傣族有不能拍肩膀的禁忌。不過,這項計畫限制新台灣之子在校人數超過全校10分之1才能提出申請,因此,仍以市區學校為主,未能全面推廣。